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第十章抱着感恩之心做人,秉持利他之心做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利他,就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先考虑他人,后考虑自己。先考虑他人的利益,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需要。所谓利他方能利己,利他,是每一个人成功和发展的前提。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绚丽多彩!

因为感恩,才能生存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说:“我心里充满了感恩和运气。我不如施瓦辛格,远远不如他,他带着一些钱来到美国,他有很好的身体条件,我各方面都不如他,我是没有半点理由在中国成功的。跟所有人一样,我自己觉得我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家境也不见得多好,我们家没钱、没势、没有一官半职,我走到今天能够有这么多荣誉,我心里充满了感恩。”正因为有感恩之心,马云才获得了那么多荣誉,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有人说:有一种东西不可愚弄,那就是真诚;有一种东西不可缺少,那就是友情;有一种东西不可言传,那就是思念;有一种东西不可拯救,那就是绝望;有一种东西不可遗忘,那就是感恩。

的确,对于每个人来说,感恩是一种深刻的内心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对每个人而言,感恩是一种爱,是一种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感恩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执着。

马云说:“我想因为感恩,我们才能生存,因为对未来的敬畏,我们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每天的完善,才能让我们不断地走向成功。”感恩,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情感。感恩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报恩,唯有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去感激去铭记,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够义无反顾地伸出自己的双手,才是真正的感恩。

一般来讲,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也是一个对家庭、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负得起责任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懂得感恩,不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他人。

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别人对你好一点儿,你会希望他能对你更好一些;或是别人已经借你钱,却还觉得不够多,反过来嫌别人小气。如果有这种想法,便是不知感恩图报的人。只希望别人付出,不想回馈,而且还贪求无厌。不仅怨恨不给自己好处的人,甚至也会怨恨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不知道感恩。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对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怨恨。这种人对天气、对环境、对人都不满意,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他需要感激的,总是处在怨恨的情绪之中。忘恩负义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在怨恨别人。如果我们能感恩、知足,生活就会满足。即使已经一无所有,但如果对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甚至呼吸一口空气,都觉得满意,认为应该感谢的话,便能天天都活在快乐的世界里。

现在的年轻人,自从出生以来,便受父母的呵护,受师长的指导。他们对自己的亲人及师长、社会尚未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怀,处处抱怨,看这不对,看那不好,视恩义如草芥,只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知道回馈,足见其内心的贫乏。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道理,众所周知,既然动物都懂得感恩,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就更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我们要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感恩之情。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呢?要记住,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大海中的灯塔,给我们指明道德的方向;感恩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希望。我们相信,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绚丽多彩!

怀有感恩之心,做好本职工作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这样说:“这几天我听到所有的成功人士,所有经历过的人,不管他吃了多少苦都从来没有抱怨过。施瓦辛格说:‘我感恩,我感谢美国,我感谢加州。’我感谢谁?我感谢客户。”施瓦辛格和马云都有感恩之心,我们也应该以感恩的心做好本职工作。

曾几何时,我一度产生过较强的悲观埋怨的情绪,怨自己的收入不够高,怨命运对我不公,整天怨天怨地,情绪低落。其实,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一味地抱怨、发牢骚、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能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呢?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地去面对,努力地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这样说:

“我很荣幸做一个阿里巴巴网,可以和大家一起参与做淘宝网,而且一路过来真的很运气,一路过来都是那么顺利。很多的困难你今天问我,你们怎么走过来的,你们真那么聪明,很多人说马云你太能干了,有远见卓识,了不起。我有时候看到网上表扬我的话真的觉得很不好意思,哪有那么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赢的,但是输了我知道怎么输的,输的都是我自己一时的贪婪或者一时的冲动。但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活动的成功,我首先感谢的是这个时代,然后感谢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还要感谢我的同事没日没夜的努力,是他们一点一滴的工作把这个东西变成现实。任何一个故事,任何一个互联网的概念,假如没有别人的参与,是多么的艰难,这几乎不可能实现。”

马云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有怀有感恩之心,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取得成功。的确,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生活中也需要我们感恩,一路走来,我们要感谢父母养育了我们,要感谢老师培育了我们,要感谢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来回报家庭,回报企业,回报社会,不断完善自己,走向成功。

如今,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视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感恩和情谊吗?其实,老板和员工之间不是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应该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应该有一份亲情和友情。员工感恩老板为自己提供了一份工作;老板感恩员工努力工作,创造效益。

若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就必须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唯有脚踏实地每一天都用心工作,努力奋斗、拼搏进取,才能够取得人生的辉煌与成功。

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不会产生抱怨;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不会感到乏味;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会发现工作其实是为自己;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在受到批评时就不会感到委屈;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我们都应将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在困难面前,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在待遇面前,要有宠辱不惊的心境;在成绩面前,要有再攀高峰的勇气。一个有着感恩之心的员工,会把对企业的感激转化为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一个有着感恩之心的员工,才会关心他人,才会对企业的利益负责,才会与企业同舟共济。

不得不说,感恩是一种动力,他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助推力;感恩又如同燃烧的炉火,可以烘干我们潮湿的心;感恩更像一把打开封闭之门的钥匙,让我们看到光明的、美好的、进步的、和善的事物,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崇高而充实。倘若每一天每个人都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每个人都将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看到的都是工作的成就和生活的幸福感。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工作机会,感谢领导给我们施展才能的舞台,甚至感谢领导让我们有了“生存的能力”。用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就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形成一种完美的工作状态。只有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工作的满足感,也只有“知足”才会“常乐”。

感恩让你在工作中多赢

马云曾经说:“人家说60知天命,我45岁不到就开始知天命,知天命不是悲观而是乐观,知道未来还能干多少年,还能够活多少年,知道活下来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事,这些想清楚之后我越来越积极,我知道我希望感谢这个社会,感谢所有的客户,感谢所有的员工,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只有这样做,我们越做越踏实,越做越好。”

的确,正如马云所说,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行为,而是一种工作的智慧。因为感恩实现了工作中的多赢,在你伸手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如果一个下属不懂得感恩,就不值得领导提携;如果一个员工不懂得感恩,就不值得老板重用;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感恩,就是家庭教育失败。感恩是一种能力,更是获得能量与能力的途径。

乞丐的三个愿望:变成有钱人,上帝帮他实现了;变成小伙子,上帝又帮他实现了;一辈子不工作,当第三个愿望提出时,他重新变成乞丐。

上帝说:“如果你不工作,整天无所事事,那该多么可怕啊!一个人只有工作,生命才有活力。现在,你把我给你的最大的恩赐都扔了,自然就一无所有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工作对一个人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工作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薪水,解决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给了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我们应该心存感恩。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久。敬业爱岗,这就是对工作、对老板最好的感恩。

一个人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首先应该学会感恩,不懂感恩就等于遗弃了无数幸运。心怀感恩的人投入工作,是最容易得到成功机会的。事实证明:对工作越是感恩,就越是容易得到企业的欢迎与老板的青睐,就越容易得到成功晋职的机会。“感激能带来更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这是一条永恒的法则。请相信,努力工作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爱默生曾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也帮助了自己。”所以,我们应该伸出手去帮助别人,而不是伸出脚试图绊倒他们。对那些伤害过我们、带给我们疼痛的人,我们也应该感恩,正是他们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会真情,去驱逐伤害。

曾强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就职。与他相处过的同事对他的微笑、善良和勤劳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大家都成了他的朋友。

有人问曾强有什么与人相处的秘诀。曾强笑着说:“这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给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态,而且要永远铭记,要使自己尽快忘记那些不快。我周围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方面对我很照顾。所有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对他们心存感激。我一直怀着这种感激的心态去工作,一切就都美好起来了。我总是工作得很开心,大家也都很乐意帮助我。”

其实,企业也一样,同事都更愿意帮助那些知恩图报的人,老板也更愿意提拔那些一直对公司抱有感恩心态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更容易相处,工作更热情,对公司也更忠诚。

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工作是需要珍惜的,也感受到了企业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企业是平台,感恩是它前进的动力源泉;工作是礼物,珍惜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感恩和珍惜不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大智慧。面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只有在珍惜里,我们才能取得多赢,实现梦想。

让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让我们知道:在很久以前,感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了。同时,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也在许多方面对“感恩”有所描述,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等。所以,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己。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向杭州师范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他在现场的演讲中,说:“大学时候想过给学校捐钱,但真没想过真的能成。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母校,感谢同事……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求任何回报的希望自己的学生比自己好,同样,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为自己的老师和学校做些事情……捐给学校的不是钱,是感恩、热爱和信任。感谢杭州师范大学及我人生中的所有老师,我这一生都是一名学生,我一辈子都愿意做一名老师。”

毫无疑问,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感谢生活的每一分钟和每一份赠予,你的生活会好起来,你的人生会更加多姿多彩。

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会遇到让人感动和铭记的事。但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以为然,有些人把金钱和利益看得太重,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觉得父母的悉心照顾,朋友的关心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无暇去感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其实,忙碌是借口,忘却是实情,追根溯源是因为缺乏一颗感恩的心。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使你对世间的诸多事情改变看法,让你少一些怨天尤人和一味索取。父母的养育之恩,亲友之间的知遇之恩,同事之间共同工作的缘分,这些都值得我们感恩。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感恩,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美德。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这时,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他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接受他帮助的人。

多年以后,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之所以能有意义和价值,其实都是因为有了感恩。只要你抱着感恩之心做人,总有一天,你也会因为别人的感恩而受益。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埋怨,就会一事无成!常怀感恩之心,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自己却不言回报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又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狭隘的积怨,感恩之心还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最大的灾难和痛苦。

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你常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学会知恩图报,那么黑夜再漫长也有光明的希望,幸福快乐就会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

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以为感恩就是感谢“恩人”。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马云说:“如果我们觉得,我们太能干了,这么有出息,那我觉得我们全错了。我要感谢的是这个时代,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感谢互联网、感谢电子商务,当然也要感谢我们大家,我真的感谢你们。我们这些人在坚持,你们对我们的信任,你们对大家的信任,公司管理层对你们的信任,这些到现在终于收获了一些东西。”

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如果我们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最终会得到更多。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如果我们总是对那些没有得到的东西耿耿于怀,那么永远也不会满足。

天使问诗人:“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那就是幸福,你能给我吗?”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然后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了。做完这些事后,天使便离开了。

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已经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都还给他。然后,又离开了。

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地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了幸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对自己得到的要心怀感激,知足才能常乐。

的确,幸福的人,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对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喜欢抱怨自己的不幸与苦难,仔细观察会发现是他们要求的太多,或者是在美好事物出现时,不懂得珍惜。我们应该相信:每件事情的发生一定有它的目的和原因,并且有助于我们;一切都是为了达到最好所做的安排。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久。

对他人心怀感激,就会让我们时常充满慈爱之心。心里有了这份感激,我们就能少掠多予,使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富足。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其实,一个人索取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少;一个人为他人付出的越多,他的内心也就越满足,他就会胸怀坦荡,泰然自若。在得到别人帮助时心怀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怀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自然能化隔阂为亲密,使友谊常在。

对事业心怀感激,忠诚敬业,即便是做出了些成绩或贡献,也不会居功自傲、找不着北。感谢事业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谢你和事业一起成长。感谢领导对你的赏识和培养,感谢同事给予你的帮助和支持。在你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心怀感激,才会对事业忠诚,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生命、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心怀感激,我们的灵魂便会得到不断的净化。生活是河中水、指间沙,稍不留意便从我们的手中溜走了。健康快乐地活着,平凡和贫穷又算得什么?学会感激生命中的一切,这样在顺境时我们会更上一层楼,锦上添花;在逆境时我们会得到更多的援助,更快地从坏事当中发现积极因素,在危难中发现机会,从而反败为胜。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有一个据说很灵验的泉,它的泉水可以医治百病,所以许多人慕名而来。一天,有一个少了一条腿,拄着拐杖的退伍军人很吃力地走来。旁边的居民看到他,不禁说:“可怜的人啊,难道他想祈求上帝再给他一条腿吗?”退伍军人说:“我并不是想祈求上帝再给我一条腿,而是请他帮助我,告诉我在没有了一条腿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生活。”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驿站都如朝霞般的壮美,难免会有许多磕磕碰碰与艰辛磨难伴随着我们。别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我们身边总有更不幸的人。如果在你拥有时认为那是理所应当,那么在你失去之后也应该平静接受,就像那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心怀感激,忘记过去,才能直面未来。

心怀感恩,生活里才会少一些怨恨和烦恼;心怀感恩,工作中才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心怀感恩,我们才会更加热爱自己和他人;心怀感恩,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现在和将来。所以,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不妨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坦荡质朴地为人处世,谦逊宽容地生活。

感恩是根治抱怨的良药

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生活的艰辛,工作的不尽如人意,沉重的负担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让人们不时感到烦恼和焦虑,因而抱怨成了一些人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往往浮躁万分,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就连天气热也能成为静不下心的理由,生活似乎变成了一场看不到尽头的苦役。

他们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生不逢时,抱怨造化弄人,抱怨人微言轻,抱怨薪水微薄……但在抱怨中,却对拥有的幸福熟视无睹、不懂珍惜,并且单纯地放大缺憾;在抱怨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其实,并不是纷扰的外界环境让人们的生活不再平静,而是人们的内心缺少感恩。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要抱怨,如果你想成功,看任何问题要积极乐观地看,这个时代还不是你的。我刚才就说了,你们有权利抱怨,但你们没有资格抱怨;等你们四五十岁的时候,你们有资格抱怨但你没有权利抱怨。你必须把它干好,今天你没有坐到那个位置,0年以后别轮到我们抱怨你们,你们当年吹得很牛,现在轮到你们gan你们试试看。”的确,抱怨不如改变,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学会不抱怨,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197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后,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名列亚洲第三位。

从来没有一位成功人士是通过抱怨走向成功的,没有一件事情是用抱怨来解决的。抱怨只会徒增烦恼,只会让人家看不起,只会让心情更加失落。因为,抱怨从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李光耀没有抱怨,而是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新加坡的实际状况,结果因地制宜,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受到的诱惑也日益增多,人们开始在不断的攀比中渐渐迷失自我,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得不说,浮躁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态。许多人想一夜成名,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这种心态反映在职场上,就是不安心现在的工作,消极懈怠,一有机会就跳槽。

一位管理专家一语中的——那些做事浮躁、不断跳槽的员工缺少一颗感恩之心。一个对企业忠诚的员工绝不会轻易跳槽。员工跳槽,无疑是企业最先受到损失,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员工自身的损失则更大。因为频繁跳槽的人在所有的地方都浅尝辄止,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让自己不受欢迎。

除了跳槽这种现象,还有就是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牢骚族”或“抱怨族”。他们每天埋怨这个、批评那个,而且,从上到下,很少有人能幸免。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处处是毛病,因而时时都能听到他们的批评和怨气。

这种置企业利益于不顾的人,结果只会因小失大。只有心怀感恩,从容面对外界的诱惑,一点一滴不断累积,取得扎实的行业资源和经验,才能成为职场宠儿。

如果你无法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就算让你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时间长了你也同样会认为非常乏味。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提到:“有一点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你,就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失业的滋味。这并不是说我的运气有多么好,而是说我从来不把工作当成是毫无乐趣的苦役,并且能从工作中找出无限的乐趣。”

洛克菲勒告诉儿子:“如果你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是天堂;而如果你把工作当成是一种负担,那你的人生就会是地狱。在我看来,工作是人类的一种特权,它所能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维持生存的事物。我们必须要先爱上它,它才能给予我们最大的享受,从而收获最丰硕的果实。”

可见,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坚守这一信念,我们才能把绝望的山峰凿成一块块希望的磐石。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质朴的道理:与其抱怨,不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实干。如果你能每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受委屈不可怕,关键要正确面对

曾看过这样一个比喻:企业好像是一棵大树,树上攀满了猴子。站在树上,左看右看都是耳目,往下看都是猴子的笑脸,往上看都是猴屁股。要想少看屁股、多看笑脸,唯有努力往高处攀升。

但在企业内,越到高处,可供盘踞的位置就越少。因此,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恐怕一辈子只能是仰起笑脸看上司的屁股。碰到脾气暴戾的老板,不免要经常挨训受气。其实,受委屈不可怕,关键要正确面对。有一个宽容博大的胸怀很重要,正如马云所说,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有一句话说得好:“出门在外,哪有不受气的?许多当时以为是过不了的关、咽不下的气,事后想想,其实当时的情况也并不是那么糟。挺一下,不也就过去了吗?在外面工作,要有好心态、大气量,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委屈。”

要知道,当我们的工作真的有缺点和错误的时候,友善的批评是一种呵护与关爱,我们应该欣然接受并满怀感激。有时受到同事无端的指责、误解、批评等,对待这些委屈,我们需要心胸开阔一点儿,用微笑与忍耐去对待,让时间去证明事情的是与非。如果受到一点儿刺激就受不了,那肯定很难成就大事。不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都可以让我们进步,现在的委屈,很有可能是以后成功的铺垫。

作为员工,工作中受点委屈是很正常的事。此时,与其在那儿怨天尤人,不如学会化委屈为动力,因为还有比委屈更为重要的事,那就是你在职场的生存和发展。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

当你在工作中感到十分委屈时,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如何投入工作,开解烦忧呢?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解决问题。

1.接受事实,豁达面对

事情既然发生了,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先学会接受事实,要深信每一件事情都有值得学习的一面。心中感到委屈,往往是源自不公平或不甘心的理由,我们必须让自己明白,这个世界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凡事亦不会尽如人意,自然会用豁达开朗的心态,从委屈事件中,找出积极因素,令心境迈向冷静。

.释放情绪,年轻自我

心情欠佳,情绪也受到影响,懂得宣泄个人抑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首先要保持心胸豁达,不计小事;其次,要学会宣泄手段。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可以不可以通过其他一些途径来宣泄和调整,比如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休闲活动。我们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怀着感恩的心,尽量喜爱周围的一切。只有学会释放情绪,才能永远保持年轻而有活力的心态,才能活得更加精彩。

.分担忧愁,寻找支持

当你遭受委屈时,可以把委屈告诉家人、死党,看看他们会有什么忠告,或者他们会给你一份安慰和开解。当你感到仍然有人在支持你的时候,心情就会不再那么沮丧,就会变得好起来。

4.正视委屈,解决问题

有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不愿正视问题,不敢正视问题。我们除了想办法开解自己的心情外,最正确的方式还是面对问题,对别人的恶意伤害,要敢于抗辩,积极扭转局面,维护尊严。只有正视问题,敢于表达,才是舒解委屈的最佳方法。

在公司,我们有时候是可怜的受气包,这没关系,因为过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得到的其实更多——融洽的人际关系、豁达的心境、腾飞的事业……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说:“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甜蜜的。”所以,我们对待工作中的委屈应该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来面对,感恩工作中的苦涩让我们获得心灵的 超越。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像竹子那样坚韧,不怕被风吹弯了腰杆;像江湖豪侠那样心胸开阔,不会飘过几朵乌云就会留下心理阴影。让幽默来替代委屈、节制情感,对不公正来点阿Q式的嘲讽,幽默一下。心胸豁达一点儿,做好一切该做的事情,你就能更快地成长。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有一个寺院的方丈立了一项特别的规矩:每年年底,寺里的每个和尚都要对方丈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方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方丈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到了第三年,方丈还没问,新和尚就说了两个字:“告辞!”望着新和尚离开的背影,方丈摇头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寺院方丈所说的“魔”,就是新和尚心里那没完没了的抱怨。这个新和尚只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

每一个企业和组织,都有一些像新和尚这种只知抱怨不知感恩的人。这些人牢骚一大堆,积怨满天飞。抱怨工作乏味,抱怨公司的老板苛刻,抱怨工作量大且与收入不对称,抱怨考核制度不公平……这些人总是在抱怨,似乎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如意的人。

其实,抱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不能使工作变得越来越好。只有心存感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才能让你变得越来越优秀。马云就认为:“做人,不懂感恩,再优秀也难成功。”

企业家稻盛和夫说:“感恩非常重要,我们要感恩周围的一切,因为我们不可能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

不得不说,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工作、生活中的大智慧。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单是心理安慰,更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无论是什么工作或什么样的工作环境,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每一份工作中都有着很多宝贵的资源和经验。当你心存感恩时,你会觉得失败时的沮丧、成长中的喜悦、幽默的工作伙伴、开朗大度的客户等,其实都是工作中应该学习和感恩的对象。

在一次招聘中,有两个年轻人脱颖而出,最后主考官单独约见了他们,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以前工作的那个公司怎么样?”

其中一个面试者抱怨道:“糟透了,真难以想象我在那里是怎么度过年的。”

另外一个面试者说:“虽然我原来工作的是一家很小的公司,管理也很不规范,不过在我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正因如此,我现在才有勇气坐在这里,我很感激原来工作的公司。”

毫无疑问,最后录取的当然是后者。

如果你没有别人发展得快,就要问问自己是否心怀感恩,自己是否做到了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如果你也像上面提到的那个抱怨的面试者不懂感恩,自然不会得到幸运女神的垂青。

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一直带着感恩的态度去工作,很快就能发现,一切都美好起来,工作起来也会十分顺利。同时,反过来想一想,一个员工如果连最起码的感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珍惜工作、热爱生活呢?

一位大集团的CEO说,他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最后发现,如果一个人有能力,那将是一个可用的员工;如果一个人懂得感恩,那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一个人既有能力又有感恩的心,那么这个人你放手让他做什么都可以。的确,对公司、对事业抱有感恩之心的人,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工作。他们会认为勤奋工作是一种幸福,努力工作是对职务最好的回报。

在工作中,懂得感恩的人会更受欢迎。试想,一个人能把公司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看待,老板将会怎样看待他呢?当你满怀感激、忠心地为公司、为老板工作时,老板一定会为你设计更辉煌的前景。

以利他之心和同事相处

利他之心,是相对于利己之心的一种心态。利他,就是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先考虑他人,后考虑自己。先考虑他人的利益,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需要。因为你不考虑他人的利益,你根本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所谓利他方能利己,利他,是每一个人成功和发展的前提。的确,只有相互理解,为对方心甘情愿地付出,才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大舞台。

谢姆斯和劳伦是两个银匠,他们制作的银首饰非常精美。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是把自己制作的首饰交给珠宝店出售,珠宝店从中赚取高额差价。

有一天,谢姆斯非常不满地对劳伦说:“我们辛苦半天,却挣不了钱,而珠宝商把我们的产品摆进柜台销售却挣那么多,不公平啊?”

劳伦说:“人家有店铺啊,而我们没有。”

谢姆斯说:“不行,我要自己制作自己销售。”

第二天,谢姆斯就停止给珠宝商供货了,他凑钱开了一家很小的首饰店,专门销售自己制作的银首饰,而劳伦还是和珠宝商合作。

由于谢姆斯选的口岸很差,小店装饰不上档次,而且只有一家销售店,他的生意非常差。不久,谢姆斯的小店倒闭了,他想与珠宝商继续合作,但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因为自从谢姆斯退出珠宝店后,劳伦的银首饰已经占领了全部的市场份额。

可见,商业关系是一个互惠关系,你必须让对方有利可图,你才有利可图,也就是利他才能利己。

有位成功的职场人士曾经说过:“是一颗感恩的心改变了我的一生。在刚进公司的时候,我是所有同事中学历最低的,自然待遇也是与此相匹配的。不过我知道,我根本没有任何权利去抱怨什么,相反,我对这一切都是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我努力地回报他人,使他们感觉快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不但工作得更加舒心,而且还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工作也日益出色。很快,我就获得了公司升职加薪的机会,到今天,我已经是一名CEO了。”

毫无疑问,利他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当你怀着一颗利他之心去与他人相处时,你就会得到所有人的欢迎,在工作中比其他人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更多的收获。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与工作相关的同事之间,存在沟通问题,造成工作不顺利。如果你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想工作顺利,不应以算计来达成,而是必须能够时刻以利他思维为出发点,也就是尽你所能的真心帮助你的同事。

当同事有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即便只是一句真心的关怀,你会发现你与同事之间的相处气氛开始改变了,相互之间的猜忌减少了,相互之间的沟通真诚了,事情的推动容易了,最后受益最大的还是你自己。

在微软总部的办公楼里,有一位负责卫生的女临时工,虽然她是唯一一个没有高学历的人,也是工作量最大、薪酬最少的人,但她却是整座办公楼里最快乐的人!

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钟,她都在快乐地工作着。她用微笑对待每一个人,对于别人的要求,只要是她能办到的,哪怕不属于她的工作范畴,她也热情地予以帮助。她的热情感染了周围的同事,有很多人和她成了好朋友,根本没有人在意她只是个清洁工。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焰,感染着整个办公楼里的员工。

有一天,总裁比尔·盖茨听说了此事,他感到很惊讶,便问这位清洁女工:“你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每天都这么快乐吗?”

女清洁工自豪地说:“因为我在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工作。我没有文凭,因此我非常感激公司能给予我这份工作,让我有不错的收入,这足够供我的女儿读完大学了。而我唯一能回报给公司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这些,我就会感到无比愉快。”

女清洁工的利他之心深深地打动了比尔·盖茨,他有意聘请这位女清洁工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后来,这名女清洁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请教,公司里的人都愿意帮助她。不久,她便成了微软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要充满热情,这样才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欢迎。要知道,感恩是心态,利他是行动。利他之心是继感恩之心之后,最值得大力倡导的一种理念。抱着利他之心去工作,抱着利他之心去学习,抱着利他之心与人相处,社会这道大门就会随时向你敞开!

不要总是认为自己吃亏了,你先踏出第一步,伸出友谊的双手,真诚地关心对方,对方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真诚。即便对方一时没有给你善意的回应,你也不要放弃,只要你的思维是一心一意的“利他”想法,最终对方一定可以体会你的善意。

利他改变了你的磁场,传播出你的真诚,接收他人的善意,这样的快乐是十分珍贵的。作为企业的一员,无论你是整个企业的核心人物,还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如果你一直抱着对工作、对企业、对他人感恩的心,凡事为他人考虑,就会很容易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人,更有亲和力和影响力,从而使事业更上一层楼。(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总裁大人,轻一点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魔鬼的体温男主总想让我破产 快穿烈火浇愁辟寒金农家小福妃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绝色倾城
相邻阅读
天价宠婚:娇妻要上天鬼吹灯3还珠之太后金安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农门商业大亨重生之商业大亨疯狂鉴宝无上真魔皇上,你家废后被流放了飞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