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三月十八日中午,天空突然下起细雨,细雨中又夹杂着雪花,天气湿冷、阴郁,灰蒙蒙的,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极为阴暗。李自成突然命令攻城,炮火硝烟又起,军士峰拥至彰义门外,守将又冷又饿,无心恋战,强打起精神防卫,好在李自成似乎并无大举进攻之意,放了一阵炮,就下令停止。

三月十八日傍晚,雨势稍停。大顺军再次拥到城下,第二轮强攻开始。在这轮强攻之中,一顶小轿悄悄地来到了彰义城门之上,守军不知轿中人是谁,正要呵斥,轿夫冲他们怒喝一声:“曹公公到了!”守将急忙行跪拜礼。轿帘打开,曹化淳没有下来,只是和守将说了什么。此时天空又下起了雨,他们的说话声音被雨声遮住。

远处的军士只见守将跪在那里拼命地摇头喊叫,似乎在抗议着什么事情,因为隔得太远,大家只见他表情激动,但不知他说些什么,说着说着,那名守将突然站了起来,也就在这一刹间,只见轿夫出手如电,一把抓住了他的脖颈,用力一扭,血从守将口腔中喷出,他再也没有喊出一声,脖筋拧断而亡。

在细雨中,除了少数兵士外,大多数都没有发现这一杀戮事件。而发现的那些士兵见曹公公的人公开斩杀大将,都吃了一惊。马上有人奔跑着去告诉襄城伯李国桢,李国桢闻讯大惊,急忙带人赶了过来。但是等他来时已经晚了,彰义门已经打开。大顺军蜂拥而至,黄色衣服堆积城头。

彰义门,又叫广安门,是北京城内外门之一,此门一开,外门即破。几乎是与此同时,外城三座门的平则门、德胜门同时开启,当然,三门同时洞开,全是曹化淳指使。不从者早已经被杀掉,三座大门一开,大顺军在刘宗敏、李过等人的带领下,蜂拥而至,只片刻间,北京外城内,已经陷入刀光血海之中。

李国桢见状大惊,慌了手脚,也不迎敌,转身就跑,他带领的大营兵见主帅都跑了,哪有心思恋战,一哄即散。

崇祯在武英殿内刚刚躺下休息,突然听得外炮声阵阵,似乎就在床头响起,急忙起来,却正好看见王承恩慌乱地跑来,叫道,“皇上,大事不好,外城破了!贼军已经杀进北京城里。”

崇祯大惊,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跳下床来,却见外面已是细雨霏霏,夹杂着雪花,扑打在脸上,湿冷难耐。宫中太监、宫女纷纷逃窜,乱成一团,崇祯叫道:“快通知各大臣,组织人手准备巷战啊!”王承恩苦着脸道:“外城一破,奴才就去通知各部阁臣,但是满朝文武都找不见人了!”崇祯叫道:“成国公朱纯臣有家丁千人,他曾说城破愿全家巷战以报国,速叫他来!”王承恩哀叫道:“皇上,最坏的就是他,外城一破,他先投降贼人了!”

崇祯脸色铁青,道:“罢罢罢!连皇亲国戚都带头投降,其他人不用指望了!”突然想起一人,叫道:“曹化淳何在?他有一万厂卫,叫他速来护驾!”王承恩愤恨地道:“这个狗奴才!彰义门、平则门、德胜门都是他命人开的,原来他和贼人暗中勾结,皇上你看错了他!”

崇祯听得这话全身晃了一晃,险些摔倒在地上,脸色灰青得吓人,苦笑一声道:“好!好!大难来时各自飞,都是朕的好臣子!”王承恩道:“皇上,臣还有六百家人,这就护送皇上先往内宫,臣再去调派人手。”

三月十八日夜,李自成大军全部进入北京外城,守卫宣武门、齐化门、正阳门的太监王相尧、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成纯等未发一刀一剑,全部开城门投降,所谓巷战保国,都是空话,只有极少数臣子与大顺军同归于尽,剩下的大都选择了投降。

微雨不绝中,内城各门全部打开,烟火弥漫、硝烟四散,只见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一人身穿白袍,左手持银枪,右手举着一面小旗,上写“闯”字,叫道:“京城众守军及百姓听着,我乃大顺朝李岩是也!我大顺皇帝闯王李自成有话,守军放下武器投降,便饶尔等性命;百姓休要惊慌,大顺皇帝也是百姓出身,深知尔等之苦,今日助大家脱离苦海,助我大顺,人人有功!”

说话间来回穿梭,已经跑遍了几个街区,有些散兵游勇过来阻扯,李岩极为骁勇,银枪闪处,枪无虚发,冲上来的人被杀得人仰马翻,再也没人敢拦他。

李岩一队人连续在北京城内跑了几个来回,守军闻得喊话,无人恋战,纷纷投降,百姓听得喊话,不再慌乱,有些还加入了大顺军队伍。北京城内,到处都是大顺军的人,局面已经全盘控制。

崇祯退到乾清宫,与贴身的几十个卫士,焦急地等待王承恩的到来,不一会儿,王承恩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崇祯叫道:“找到李国桢没有?大营兵何在?”王承恩哭道:“李国桢跑得不知去了哪里了,大营兵也没影了,皇上,大势去了,快逃吧!”

崇祯闻此言呆立片刻,突然哈哈大笑,道:“看来真是老天在亡我了!”王承恩惊恐地说道:“皇上,快走吧,再晚来不及了。臣这里还有六百死士,愿护送着皇上由后城逃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崇祯摇摇头,道:“不急,来人,给我拿酒来!”王承恩急道:“祖宗爷,都什么时候了,还喝酒啊?再晚了几步,咱们就走不出去了!”

崇祯愣愣地看着王承恩,一滴清泪自眼眶中缓缓滚落,凄然说道:“朕为了寻找破贼之策,一连三月没沾过一口酒,朕本是好酒之人,如今大限将至,连这个小小愿望难道都不能实现?”王承恩倍感凄凉,哭道:“皇上别说了,老奴去给你拿酒!”

王承恩将酒拿了过来,崇祯此时倒不慌乱,反而相当镇定。他拿起酒来,一饮而尽,道:“好酒,满上!”王承恩就给满上,崇祯也不说话,一连喝了几口,突然落泪道,“王承恩,朕非亡国之君,群臣乃亡国之臣,群臣误朕!”王承恩道:“是是,这些奴才们都该死!”

崇祯再喝一口,又道:“王承恩,只可恨成国公朱纯臣,朕命他护送太子出城,他未能完成使命。朕等他带人来护驾,他竟带头投降,他是皇亲,又是王公,尚还如此,朕还有可用之人吗?你说,是天亡朕,还是他们亡了朕?”王承恩哭道:“皇上不要埋怨了,还是喝完快走吧,老奴怕晚了一时三刻,就有大祸了!”

崇祯将酒杯往地下一摔,道:“不喝了,朕还有心愿未了,走!”王承恩不敢多问,随着他走,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乾清宫,直奔坤宁宫。

坤宁宫外,也是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奔跑的太监、宫女、裨奴,这些人见了皇帝和总管太监也不跪拜,视若不见,只慌乱逃命。崇祯等人也无暇去管,一直走到内宫,却见宫内香烟缭绕,佛经声声,竟似乎是有人在做法事。

崇祯皱起眉毛道:“大难当头,还有空整这个劳什子?”却见坤宁宫内,几乎一个人也没有,偌大的宫殿之上,只有周皇后一人跪在佛像之前,低声诵经,极为虔诚。

崇祯走上前来,一把将桌上的香炉、佛龛等物扫落地上,道:“现在求佛求祖都没有用了,大限已至,谁也帮不了大明朝!临时抱佛脚管得什么用?”

周皇后抬起来头,看着崇祯,她已经瘦得皮包骨头,脸色苍白得已经没有一丝血色。周皇后平静地说道:“皇上此语差矣,臣妾数年来一直吃斋念佛,心向佛祖,谈不上临时抱佛脚。”

崇祯叹口气道:“大事去了,你身为天下之母,当以死殉国。”周皇后微微一笑:“臣妾随皇上十八年,历经风雨,岂惜一命!只可惜,臣妾十八年来,多次劝皇上爱惜臣民,皇上从未听过,今日身死社稷,臣妾心中无恨,但真的替皇上不值啊!早听臣妾之言,何有今日之恨?”

崇祯羞愧,不敢抬头仰视周皇后,说道:“罢了,你现在不要说这些话来刺激我了。我现在只想见见我的儿子。”王承恩急忙吩咐左右,速叫太子们过来。

不多时,太子、定王、永王三位皇子都到了,三人中太子年长,也不过十岁左右,见大家均脸色难看,吓得直哭。崇祯训斥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穿着在宫中的衣服,来人,给我换装!”左右早有人来,给太子三人换上了寻常百姓穿的粗布衣服。

崇祯见三位皇子换上了百姓衣着,但眉宇之间,仍有皇族的风范,禁不住眼含热泪,道:“快,都过来,让朕看看你们!”三位皇子过来,崇祯将他们搂在怀中,替他们一一整理衣装,流泪道,“尔等今日是太子,城破之后,与小民何异?你们各自逃生去吧,不必恋我,朕死于社稷,没有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亦没有面目再当你们的父皇,你们只记着,以后外面不像宫里,凡事要小心谨慎,碰上做官的,老者要称呼老爷,幼者的称号相公,或称呼兄长,见文人要叫先生,武夫要叫长官——”说到这里,一时哽咽,说不出话来。太子大哭,搂着崇祯的脖子,叫道:“父皇,我要和你一起走,父皇,你不要丢下我们啊!”

崇祯一声长叹:“父皇不能和你们在一起啊,父皇今日是个死局,怎么能让你们陪着共赴黄泉啊!你们只记得,留住一口气在,别忘了你们是大明的子孙啊!将来若是能再起来,要替父母报仇啊!要替父母报仇啊!”说到这里,悲从中来,高声道,“怪只怪你们不幸,生在了皇家啊!”

父子四人放声大哭,左右人等无不落泪。

哭声中,只听得当的一声,却是有人敲了一下木鱼,原来是周皇后,只见她双眼微闭,正在那里诵经。太子哭道:“母亲!”周皇后睁开眼看了他一眼,眼中竟无眼泪,也无留恋之意,只低声道:“这都是命,听父皇的话,去吧!”

崇祯厌恶地看了她一眼道:“与你的皇子诀别吧,你也该上路了,迟得片刻,别落入贼人之手,污了我大明朝的清白!”

周皇后看着崇祯凄然一笑,苍白的脸上竟然挂上了一层红晕,道:“皇上,臣妾午夜梦回之时,还会想起曾与你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臣妾最难忘的是,你还在做信王的时候,天天与臣妾一起,最喜欢喝的是臣妾熬的雪花茶。那时臣妾就想着,做皇上有什么好,做皇后有什么好,如果能够如小民一样,天天喝茶,朝夕相处,岂不快乐一生?只可惜,皇上已经有几年没有喝过臣妾的茶了吧?臣妾为皇上熬的茶,到今日已经全放坏了,现在也来不及再熬了,再品此茶,只待来生了。”

崇祯听得伤感,叹口气道:“别说了,是朕害了你,朕害了你啊!”

周皇后说完这些话,再不多言,拿起木鱼,飘然离去。太子、永王、定王高喊:“母后,母后!”周皇后竟不回头。

崇祯呆立片刻,突然道:“王承恩!”王承恩急忙上前:“老奴在!”

祟祯道:“速派人,传旨给后宫所有嫔妃,全部自尽,以身报国。”王承恩略一迟疑,道:“全都得自尽吗?”崇祯道:“身死报社稷,一个不能留,全得死!你给我派人一个个落实!”

正吩咐间,突然听得外面一阵混乱,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喊道:“报王公公,有人杀进坤宁宫来了!”

王承恩闻讯大惊:“什么,贼人来得如此之快,已经杀进来了?”急忙带人出去看,却见门外,众内侍正围住一个着锦衣卫服装的人,厮杀在一起,王承恩只见那人满身是血,被众人围住,虽然勇猛异常,但不过一人而已,这才放下心来,叫道:“什么人如此大胆,敢在禁宫撒野?!”

那人哈哈大笑,叫道:“俺乃大明辽东督师袁崇焕是也!今日来取狗皇帝朱由检之命!”

这人一声怒喝,用内力喊出,声震宫殿,连房梁都震得一颤,崇祯在殿内听了这话,全身一阵发抖,战栗着说道:“是袁蛮子来索朕的命来了?是他吗?”

王承恩急忙跑进宫来,道:“皇上休慌,不过是一个莽夫,只有一个人,奴才有六百家臣,足可对付他。”崇祯全身发抖,道:“快带太子走,快带太子走!”早有太监将哭喊的太子们拉走了。

只听得外面惨呼连连,也不知那人杀了多少内侍,只听得外面那人依然高喊:“崇祯听着,我乃大明督师袁崇焕是也,今日来取你的命!”

喊声越来越高,崇祯听得心乱如麻。王承恩道:“皇上别急,咱们先撤,这人微不足道,奴才的人自会对付他。”正混乱间,突然间跑出一人,哭道:“父皇,母后自尽了,母后自尽了!”

大家望去,来人是长平公主,是周皇后与崇祯的女儿,今年不过十六岁,长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此时满脸泪水,虽然惊慌难捺,但丽质天生,依然我见犹怜。崇祯看得她向自己跑来,如花朵一般,不禁一阵心酸,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长平公主拉住他的胳膊,叫道:“父皇,你快快救救母后啊,母后自尽了!”

崇祯眼泪落下,轻轻抚了抚长平公主的头,道:“哎,尔等不幸,为何生在我家?!”突然另一只手猛地抽出身上用来防身的佩剑,一剑向长平公主砍去。

这一下变故突生,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来不及有所反应。长平公主年少机灵,见危险突至,情不自禁举起胳膊去挡,只听得“扑”的一声,一条手臂被齐根斩断,鲜血四溅之际,长平公主当即昏厥在地。

崇祯举剑还要再砍,王承恩一把将他的手拉住,叫道:“皇上不要妄动啊,这是你的骨肉!”崇祯道:“我女儿不能落入贼人之手,我要她身死报社稷!”还要再砍,但王承恩紧紧抓住不放。

只听得门外一阵大笑声,一个声音喊道:“我乃大明督师袁崇焕是也!今日要报我被狗皇帝朱由检冤杀之仇,谁敢拦我,遇佛杀佛,遇鬼杀鬼!”

王承恩惊道:“以一当百,这人还没死?”崇祯道:“快撤,随我到仁寿宫!”也不理倒在血泊的长平公主,转身就走,王承恩一行人急忙跟着离去。

一行人奔至仁寿宫。仁寿宫又称南宫,是懿安太后张氏之宫。这位张太后是崇祯哥哥天启帝的皇后,自天启死后一直住在南宫。崇祯对张太后极为尊重,平时不管多忙,也会来这里请安。

在仁寿宫外,一行人见到了张太后的宫女,崇祯道:“我不进去见她了,你进去传我圣旨,要她赶快自尽,以死报社稷!”王承恩道:“太后也要死吗?我想贼人再没有人性,不至于动前朝皇后吧?”崇祯道:“朕的皇后都死了,她没有理由还偷生。以死报社稷,皇族中人,哪有例外。”

王承恩急忙命小太监随宫女进去,监督张太后是否以身殉国。也是这位张太后命大,当时没来得及自杀,后来第二天在侧室自缢时,李自成军队进宫搜查,又被人救起,免于一死。救他的人是李岩,李岩深知她素有德行,所以救了她。但也就缓了一天,第二天晚上,张氏依然自缢而亡。这些都是后话。

崇祯在仁寿宫交代完了,已经没有什么后事了,此时虽已离开坤宁宫,但那喊声仍不断传来:

“我乃大明督师袁崇焕是也,来取狗皇帝朱由检之命!”

此时已是夜深,城中火光四起,喊声震天,但这声音竟然仍顽强地穿过各种喧哗传进宫中。崇祯长叹一口气,道:“报应啊!袁蛮子化身恶鬼前来索命,朕今日难逃劫数!”环顾左右,发现身边只有王承恩一人,不禁奇怪地道,“怎么只有你一人了?”

王承恩苦笑一声:“皇上,刚才咱们一进仁寿宫,那些龟孙子们趁咱们一个不注意,全跑了。”

崇祯点头道:“好,好!内廷三大总管,曹化淳投了敌,王之心早就不见了,只有你一人了,你为何不逃?”

王承恩跪下叩头道:“我自十三岁入宫,在宫中三十多年了,吃宫里的饭长大,靠宫里的营生活命,生来就是侍候皇上的命,一个没卵子的太监,我能跑到哪去啊?离开了皇上,又有谁会看得上我们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东西。”

崇祯道:“好!那你就陪着朕吧,黄泉路上,总算还有个做伴的。”

王承恩道:“奴才跟着皇上走,皇上说去哪儿,奴才就去哪儿。”

崇祯指着前方道:“前方就是煤山,朕小时候被那魏忠贤监视,没处可去,经常去那里游玩,长大了以后,出不去宫,心里郁闷,也经常和皇后一起到那里散心,故土就在眼前,咱们就去那里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辟寒金橙红年代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男主总想让我破产 快穿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修罗武神总裁大人,轻一点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农家小福妃烈火浇愁
相邻阅读
变身之艾尔特丽雅公主灰姑娘变身秘籍诸天尽头无限恐怖的平行世界爱豆竟然暗恋我总裁强势宠:甜妻,有喜了!清初再立国回到大清当宰相大清第一福晋重生大清当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