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二章 两世为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冬夜红深,宫灯垂穗,此刻,大明朝的隆庆天子朱载垕正歪剌剌地躺在李娘娘的床上,由这位给他生了三皇子、也就是当今小太子朱翊钧的爱妃给捶着腿,也不知是舒服大了劲儿,还是心中有愁事儿,他又像文酸公看落了半盏梅似地、唉唉地叹起气来了。

李妃推着他的腿,笑哄道:“皇上,您这又是怎么了,如今南方清静,九边安宁,正可安享太平盛世,什么事儿让您‘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了?”

隆庆恹恹地道:“你哪里知道朕的苦处。朕自登基以来,就没过过好日子。国外鞑靼土蛮骚扰、西藏瓦剌蠢动,国内多处民变造反,更有人祸天灾。朝里阁臣互斗,争端无一停日,言官乌烟瘴气,连朕亦敢劾参。想换换心情出去走走,众臣一拥挡上,躲在宫里图个清静,又骂懒政不朝。朕看这宫中,无非红墙监狱,看你等众妃,无非红粉牢头。现如今虽亏得荣华用计,破了聚豪匪患、谭戚二将,替朕拱卫京城、大猷奋威,海上生擒一本、成梁勇毅,为朕把住辽东,但老病未痊添新病,大树欲静又来风,陈以勤、赵贞吉在内阁又开始勾心斗角,吏部尚书杨博近来也致仕离京,李春芳老好人万事不问,张居正一个人独臂难撑,大臣们在中间扬扬沸沸,老百姓与朕躬岂能安宁?可知你这妇道人家身在难中还当福,全不晓得这大厦随山休笑倒,地若倾时天亦倾!”

一席话把个李妃倒逗笑了,就说道:“瞧你说这一大套,倒像个走街串巷的算卦先生!咱夫妻当初在裕王府里受严氏父子欺负时是怎么过的?如今坐了金殿穿着龙袍怎么反倒坏了心情?依我看你还是放下别想的好!人家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这都是真龙天子、皇上的命了,整日还愁这愁那,那老百姓又怎么样呢?若知这天子都这样愁,我看那傻杞人想必也不忧了。”

隆庆伸手,要过她的手来捏着:“爱妃,如今荣华也没了,也就是你还略知些我的心,能陪我说说话儿,要不然我愁来愁去可又怎么样呢?无非在这笼子里熬日月罢了。他们在外头乱,就由他们乱去罢,我这两年来下了不少心机,可这世事还是这个结果,看来进取无望,我也只能图个守成了。”

李妃笑道:“这么快就不想当明君了?那我们娘俩儿可得小心了,哪天你再弄来个妲己,莫说我儿没命,连我也要打入冷宫了。”

隆庆手上轻捏了一捏,道:“你我患难夫妻,那么做我还是人么?”李妃低了头去道:“皇上,有你今日这一句话,就算将来有那么一天,臣妾记着你这份情,也够半世回味,管是寒宫冷宫,也都是我的暖宫了。”隆庆将她轻扯入怀,幽幽地道:“真可惜,这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像爱妃你这般知情懂义,你怎不托生个男儿身,出去替朕分忧呢?”

李妃笑道:“分,分,怎么不分,听说俺答有个三娘子,明儿个臣妾也学她顶盔挂甲,出城点兵,弄它两把板斧抡上几抡,赶上运气好,赢个三阵两阵,我也做个巾帼领袖,来个青史留名!”

想着她手拿板斧的模样,隆庆忍不住呵呵地笑了。

李妃知这笑声不过是云层穿走的阳光,并不能给他带来一片真正的空晴,陪他笑了两笑,又收敛了起来,道:“其实啊,细想一想,能替国分忧的人还少吗?陈阁老、赵阁老是有资格,难道还真没人镇得住他们?”隆庆道:“谁能镇得住这二人?……徐阶吗?唉,好容易他算走了,难道还请回来继续挟持我?”李妃笑道:“亏你还能想到他,他在的时候,陈阁老就服过?依我看哪,连徐阶都不服的人,才是能真正制住他的人。”

隆庆眨眨眼睛,人精神了些,又黯淡下来:“敢对抗徐阁老的人,也就是我那高肃卿了,我也知他有胆有识,雷厉风行,可是他性子刚越,又是负气而走,这一叫回来,朝野上下,徐党老人还有不少,岂不又是一阵血雨腥风?只怕那时我想图个清静,反倒更不清静了。”

李妃笑道:“你想想,荣华是怎么用秦绝响的?”

一句话,隆庆两眼茫然定住,没了声音。

李妃道:“大乱之后,才得大清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才是拿来用的,你只要在上头清静就好,还管他底下清静不清静?”

十二月的天气有些干冷,一场无声的夜雪安静了紫禁城。

上谕传下,召高拱回京归内阁兼掌吏部。

一群人面如土色。

一群人欣喜若疯。

但两伙人嘴里的话都是一句:“高爷要回来了!”

那些当初经徐阶指使参劾高拱的人,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皇上能下出这道命令。

对高拱的为人,他们太了解了,这位高阁老性格鲜明,作风刚硬,一向是敢说敢做,恩怨分明,徐阶给人穿小鞋下绊子有时还能拖上几个月,高爷上来就是个斩立决的行情!何况如今徐公已经不在了,还能有谁给自己遮这雨雪挡这风?

这恐慌是如此剧烈,以致于消息传出后,当天晚上就吓死一位:兵科给事中欧阳一敬。当初站头牌告高阁老的就是这位仁兄,当家人报完这个消息之后低头半天没听着动静,细看时自己的主人、这位欧阳老爷坐得直直地,腰板硬硬地,胡子撅撅地,眼睛瞪瞪地,鼻孔鼓着不响,嘴唇抿着没声,一行尿线默默地顺着他的裤脚流淌下来,弥平了砖缝,铺亮了地面,映起了华堂,摄落了红灯。上前探,鼻息已经没了,惊退瞧,两眼只剩空空,大夫来抢救时一看,确认大人已经魂归地府,在这场华美人生的最后,他的嘴里尚为寒冷的深冬送来一抹嫩绿,裤裆里更为峭茜的夜雪留下一滩嫣黄。

那些当初因追随高阁老而吃了瓜落的人,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今世还有翻身的机会。

官场就是如此,不怕你没本事,就怕你跟错人。皇上那里一朝天子一朝臣,底下的人更是一群子弟一帮孙。当初高拱失事之时,这些人贬的贬、撤的撤,即便是在徐阶致仕之后,也依然没有抬起头来。

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高爷回来了!”

高拱没有让他们失望,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只往前走不往后看,能集中最大力量办自己的事,不怕非议,不屑毁誉,不计后果,不怕焚身。

他回来第一件事,是将大牢中当初因“炼丹药毒害了嘉靖”而被徐阶收监的方士道士全部改判。这样嘉靖皇帝就由横死变成了善终,隆庆表示满意,因为父亲虽然修道一辈子又死在了这上,教训应该吸取,但这名声留到后世确实不大好听。

殊不知这是高拱的一个信号:你徐阶做下的,我必一一返清。这个时候南方来信:海瑞清算徐阶家产已取得成果,数万贫民要回了田地,华亭内外一片感激涕零,四处都是百姓大呼“海青天”之声。紧跟着徐家的反攻运动也开始,开始贿赂言官弹劾海瑞沽名钓誉,徐党旧势力也都纷纷冒头替徐家说情。

这官司从年前打到年后,还是各有各理谁也说不清,高拱默默地看着,形势很简单:海瑞是保不得的。他这个人办事太刚太硬,那没关系,把海瑞罢掉,换一个人再接再励也一样能行。换谁呢?查查自己的门生吧,就近处,前苏州知府蔡国熙因自己的瓜落还在家赋闲搞农耕。启用!责你为徐府专案干办此事,蔡知府接着信儿泪流满面:“一定!一定!”最后,徐阶以权谋私等事年代久远难查实据,留他在家养老。三子徐瑛常伴父在京,呆蠢倒无恶迹,徐璠、徐琨鱼肉乡里,抢男霸女,民怨极大,着两人发配戍边,去了劳军营。

李春芳蔫头自保,徐党彻底没了威风,就在高拱准备清理这些人的时候,隆庆皇帝适时地放了点话,压下了事情。一时间,徐党感念皇恩,明白风向彻底变了,主动修好,尽投高爷麾下。

高拱虽然瞧不起这些人,但也知道水清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大手一挥,略过前情,却没有想到,在这时居然遇到了回来后的第一波阻力:陈以勤。

陈以勤上疏,表示对高拱在内阁兼掌吏部不满,认为这样权力太大,应该分一分。

原因很简单:吏部管的是人事任免提升,地位在六部中最高,吏部尚书号称太宰,几乎等于第二首辅,压倒了其它的阁臣,他上面已经有个李春芳,如今又多了一位高某人,岂非“岂有此理”?

隆庆应付的方式很简单:不见面,不表态,不吱声。

陈以勤就明白了,七月,辞职致仕。

陈阁老一生不参党派,走时身如孤月,唯揣两袖清风。虽然一辈子没办实事,倒是落了个廉洁奉公的美名。

就在高阁老在朝堂上大刀阔斧的时候,东厂大院儿里则是一派云淡风清。展眼间到了九月初八,方枕诺命人在后院小花园设宴,请其它三位档头在亭中酌酒赏菊,当然更不会落下小程公公。

程连安不但早来,还上下张罗,曾仕权、康怀也都准时赶到,只有秦绝响迟迟不见。

嗅着满院的菊香,曾仕权坐在亭里把腿一抱:“嘿,秦二爷这架子是越来越大了。如今高阁老不是首辅胜似首辅,我看他也不是督公,倒胜似督公。”

程连安笑着亲手给他布着菜碟儿,道:“厂里事儿多,可能也不是故意的。”侧脸儿朝旁边喊:“小笙子,你到那院儿瞧瞧去,看看不是什么要紧的,就让二爷过来吧,月亮就上来了,咱们这儿等他喝酒呢。”井闻笙点头而去。

曾仕权笑道:“督公这位置,也悬了快两年了,总不成一直是方兄弟这么兼理着,上面也该给个说法才是。”

方枕诺笑道:“其实我倒知冯公公的意了,他是要等着程公公再大两年,直接坐了这位子,也免得换来换去的麻烦。”

程连安笑道:“大几岁我也是扶不起来。这一阵子郭督公不在了,是个人都敢过来弹咱的脑袋,倒不如就这样来个群龙无首,让他们想打也甩不出牌。”

曾康二人都笑了。方枕诺也陪着笑,心里却最明白不过:郭书荣华这一局玩得太好了,厂里论资格实力,还是曾仕权和康怀,自己没根基,而且是外拨秧,人脉威信不是想培养就培养得起来,秦绝响调进厂里的事,他未必不能料到,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半大孩子要抖起来更难。程连安年岁太小,有根基能服众暂也不能推上明面,这厂里的局面始终存在着一种无法打破的精妙制衡,谁也坐不得大,谁也下不去台,为了捞功劳、攒些政治资本,大家还都得为厂里继续尽心办事。倘若内廷看厂里无人,想空降个公公下来,一则冯保不能让,二则几位档头满脑袋是刺,谁踩谁都脚疼。这督公的位置就这么空着,照样还是姓郭,不管他是生是死,在与不在,天下刮的依旧是东风。

东厂大院西侧,有一个窄长的院子,院中有一排二十四间狭窄的小屋,每个小屋都只有一扇窄窗,令这些小屋从正面看去,像一个个瘦长的回字。

金色的灯光带着些许动感,从二十四扇窄窗中射出来,里面不时有咕咕的声响传出。

秦绝响正独自坐在靠西最后一间小屋里,坐在一张黄旧的拱背椅上,坐在一堆鸽笼中间,手中翻着一本黑皮簿册,左肘拄桌,半侧身对着灯聚精会神观看。

这簿册长一尺半、宽一尺二、厚约一指节,表皮有蓝字:绝密。

簿册上每一页上都粘了许多小纸条,按年月日时标注清晰,此刻,他正看到隆庆三年十月初六,这一天的纸条有四张,第一张写的是:卯初,至井边打水,俯望良久,似照看容颜。

他眼中痴想其景,微露些许笑意,隔一隔,又看第二张:午,食粘米团,少噎,打嗝多时,庭中漫步以散之。秦绝响在嗓子里“呃、呃”地学了两声打嗝,自己把自己逗笑了。

他随手又翻开另一页,是隆庆三年十一月十二,纸条有六张。看到第六张“亥初,临睡,灯下散发梳妆,发及盖颈。”时,若有所思,用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露出向往陶醉之色。

失了会子神,他向后连翻数十页,找到一页,这页纸比之其它明显黄旧,上面点点凹凹,纸质略有脆意。

这一天是隆庆四年一月初八,纸条只有一张。

他望着这张纸条、轻轻地抚弄着,仿佛在抚摸着某种柔顺的东西。

小屋外脚步声响,传来井闻笙的声音:“二爷在吗?”

鸟笼里的鸽子被人声微惊,咕咕扑翅,桌上灯苗闪烁,拖得四壁都是笼影。

秦绝响忙将簿册放在桌上,清嗓问道:“什么事?”

井闻笙道:“方老大在后院设小宴对月赏菊,大伙儿正等着您呢。”

“知道了,你先去罢。”

秦绝响伸袖在眼角按了按,站起身来稳了稳情绪,俯看簿册,伸出手来,恋恋不舍地又在那张纸条上摸了一摸,不忍合上,“扑”地吹灭灯烛,转身推门而出。

月光淡洒入窗,将簿册一角映亮如雪。

在月光照不到的左边,那张本页唯一的纸条上,暗暗地写着几个字:似倦似病,终日未起,发披床头,当可及肩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修罗武神辟寒金绝色倾城橙红年代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魔鬼的体温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烈火浇愁男主总想让我破产 快穿
相邻阅读
鬼葬超级网络连接末日过后神祗不朽穿越金庸大宋特勤舰队海贼王之法师传奇涅槃真仙玄尸分身追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