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第976章 讨主意(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齐王那贴身太监平日跋扈惯了,好说歹说对这个滚刀肉般的指挥佥事是半点儿事不管,憋了一肚子火气的大太监,气哼哼地甩下一句话"等王爷亲自过来问询,你有本事就如今日这般顶着!"然后,带着一干人铩羽而归。

因为这件事,等林旭拖上郭家四少爷一起又回到军营,那两个管事还全须全尾的没有再添什么新伤,这也给林旭等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很顺利地找了下午带他们进营的百户,将邱晨嘱咐的那一番话给两名管事捎了进去。还好,两名管事已经把腰带解下来,栓到了窗棂之上...林旭送进来的信儿及时地打消了两个人的求死之心,却又为主家如此厚遇感动地痛哭流涕。

听林旭说那个指挥佥事硬是把那个大太监的面子折了,将那两个管事护了下来,邱晨是满心欣慰的同时,又觉得很是惭愧。

她自然没有自恋到以为人家指挥前世是看了她的面子才善待那两个管事...说起来,归根究底还是秦铮的面子人情。她多次受人家秦铮或亲自或间接的照应维护,她却没能为秦铮做些什么...这份人情积累的多了,邱晨深知还不清了,索性也就光棍到底,遇到什么事儿,该用还的用。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爱咋地咋地吧!

说着话,厨房里将晚饭送了过来,鸡豆花两人一人一份,白灼虾却是一大盘子。

邱晨净了手,先剥了一只白灼虾放进林旭的碗里,一边询问道:"给秦礼沈琥两个师傅送些过去没有?"

顺子家的在门口笑着答话:"太太放心吧,已经给两位师傅送过去了,都是跟您和二爷一式一样的...哦,怕两位师傅饭量大,另外还送了两斤羊肉和一小盆羊杂汤过去,还有一斤杏花酒...两位师傅欢喜的很,还说跟着太太吃饭最有口福了,太太选定的菜式必是最好吃的。"

邱晨失笑着摇摇头:"他们这是说我是个吃货呐!哪里是什么好话儿..."

一时,屋子里一扫之前的阴郁清冷压抑,响起了一片欢快愉悦的笑声。

林旭也一改之前的焦虑无措,满脸笑容地吃着鸡豆花儿,嘴里含混不清地笑道:"秦师傅和沈师傅说的原本没错,大嫂上灶的手艺高超,选定的菜式自然比旁人好的多,跟着大嫂吃饭,明明是一样的饭一样的菜,不过是换了个做法,这味道就能天差地别了去...就说这虾子,平日里见得最多的不是虾球就是油烹,可大嫂却要了个白灼,竟是比那些费了好多力气时候的做法鲜的多..."

这一晚,林家众人睡得都晚,第二日起的自然也就稍迟一些。

其他人也没什么急事儿,倒是林旭还要去郭家上课。别看郭大老爷郭敬诠平日看着总是温文尔雅的,但教起学生来要求的却是极严格的。对于迟到早退这些最是厌恶,他认为学生如此懒散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课业不够重视,对师长、学问不够尊重...所以,林旭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匆匆让钰良拎了两笼包子上了车,一路着急忙慌地出了门。

邱晨虽说比平日里起的稍晚一些,但却也不过辰初时分就起了身。梳洗得当之后,用了简单的早饭后,换了一件出门的湖蓝色绣缠枝蔷薇花的通袖窄腰长袄子,下身着了一件淡藕荷色的百褶茧绸素裙,清爽利落地登车出门。

昨日林旭补救过,也不过是拖延了时间,她今儿还得出门走动,争取请托一下关系,把那两个人救出来。

当然了,这具体该如何行事,她还是想去咨询一下,咨询的对象不是别人,却是唐知府的太太吴氏。这位吴太太虽是出身名门,却性格爽利,与她颇为合得来,两家也交往密切,像这种人情世事的事情,吴氏毕竟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各种牵连关碍比她明白的多。询问一声,也不至于走岔了门路,反而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此次出门,邱晨带了陈氏和月桂。

在车上坐定,月桂跪坐在门口,陈氏则坐在车子侧边。

看着邱晨一脸的沉思,眉目间没了在家时的轻松淡然,而是多了一抹沉重和疲惫,陈氏沉吟着,开口道:"太太,奴婢曾经在京里,倒是听说过几回差不多的事儿..."

邱晨目光一转,看着陈氏展颜笑道:"瞧我,真是急糊涂了。竟想着别人了,忘了陈嫂子经的事儿也不少...嗯,你跟我详细说说。"

陈氏本就想建言,消除邱晨的忧虑,自然也不会推辞,笑着应了声,直接开口道:"当今子嗣不丰,之前不过诚王一个成年皇子搬出宫开府建牙..."

听陈氏一开口就提及皇子,邱晨就禁不住微微挑了挑眉头。

自从事出之后,她跟林旭议论都是遣开丫头们的,这陈氏仅仅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就能如此笃定地判断出事关皇子...看来,这位的眼光和机敏都非普通婆子仆人能够比拟的。随之,邱晨不由又暗暗叹息,难怪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曾经说'就是咱们家那二三等的丫头放出去,也比那些普通人家的小姐们好';,这高门大户里出来的,眼界、气度,乃至心思机敏、眼力判断力,莫说平常百姓人家未见过世面的,就是普通富户官吏家也没得比。这是生长于高门大户的先天优势,更是高门大户中人才济济后天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结果。能够大浪淘沙留下来,并熬成主子看得上的,哪个都是人物!

心里胡乱转着思量的同时,邱晨也努力集中精力听陈氏讲述京里的旧闻。

"...因为成年皇子少,事关皇子的倒是不多,但京里最不缺的就是王公侯伯勋贵人家,还有宗室皇亲也是比比皆是,这些人家自然有那成器的,承爵承业,可也有的是那不成器的纨绔,更有那旁支庶房,因家产贫乏,往往会做出些让人咬牙的事情来。"

"上数四五十年,大明朝过了开国最是艰难的岁月,国力日隆,当初跟随太祖打下江山的十八功臣勋贵名门,却大多已经两代,许多人家钟鸣鼎食的日子过惯了,就忘了祖训,渐渐流于声色犬马,子弟也多不学无术,甚至有那些不成器的,天天豪奴簇拥着呼啸来去,走马章台,寻花觅柳。这样的人多了,又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难免会有冲突,老辈儿们经常说,那些年是京里最热闹的,不几天就有哪个国公家跟哪个伯家的子弟打起来了,这打架的也多是为了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或在青楼争风吃醋,或为了挣某样玩物,或只是因为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这一番热闹是热闹了,却把一个好端端的京城搅得天天乌烟瘴气的,渐渐,民怨四起,好些勋贵们做下的事儿捂不住了,就一个个被罢了爵位,毁了铁书丹劵,十八名臣功勋赫赫,却也脱不了后辈子孙不肖,将祖宗们浴血得来的家业葬送的干干净净..."(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魔鬼的体温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橙红年代农家小福妃绝色倾城男主总想让我破产 快穿修罗武神辟寒金总裁大人,轻一点
相邻阅读
超级特种兵之王强化医生重回末世之天罗惊羽太红了怎么办太上道祖蒋门千金侯门荣归小嫡妻幼女也要征服世界幼女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