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第五百章 收之桑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宫中来的使者和朝中大臣赶到时,顺天府衙门临近的几条街,被前来请命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最后还是宁国公当机立断,调来御林军维持秩序,前来颁布泰宁帝御旨的朝臣,才得以进入衙门里面。

见到不顾自身安危的舒眉,还没离开此地,齐屹眉头微挑,朝护在她身后番莲瞟了一眼,面上露出几分不虞之色。

同来颁旨的柳院使,见到这等状况,虽面露困惑之色,但鉴于到临行前皇帝和施太傅的交待,没有片刻停顿,轻咳一声后转朝赵府尹走去。

“陛下接到县君呈上的奏章,就即刻命下官陪同国公爷、蒋公公和季大人,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不知外头情况如何了?”

赵益展见他问起,忙将早晨至午后,从榴善堂到顺天府衙门一路发生的林林总总,禀报给了到场的几位。

这时,齐屹闻言转过身来,对赵府尹问道:“可是调查清楚了?什么人领的头,又有哪些人在里面煽风点火?”

赵益展欠欠身,对宁国公恭谨地答道:“下官暗地里找人问了问,领头的几位来自明济堂、灵瑞坊等医馆。”

“怎会闹这么大的,之前没人瞧过出苗头来吗?”想到舒眉奏表中的描述,齐屹对事情起端甚为警觉。

赵益展哭丧着脸,对宁国公请罪道:“下官失察,罪该万死!原先,以为只是坊间的风言风语,没把它当真。谁曾想到竟会发生到这一地步的?那些带头闹事的刁民,明摆着是眼红榴善堂……”

听到这里,舒眉忍不住询问:“榴善堂面向广大看不起病的百姓,又不收诊金,有哪一点值得人眼红的?”

赵府尹忙解释道:“县君您有所不知,他们哪里眼红诊金?分明是对那救人性命的急救术感兴趣。想逼榴善堂让步,因而找由头,想借机一举取缔了免费的医馆。”接着,赵益展把领头几位对他们提的要求,又详加讲述了一遍。

“赵大人的意思,他们竟然把主意,打到榴善堂医馆这儿来了?难道他们不知,榴善堂重开,增设医馆由朝臣们商议过,陛下亲自批准的?”柳院使在宫内太医院主事,对外面的情况不是太清楚,此时听得有人连官方开设的机构都敢打主意,心里面不由掀起了惊涛骇浪。

赵益展忙解释道:“柳大人有所不知,京城当初被围混乱之时,不少百姓缺医少药,有几家医馆曾劝说那些药铺接济过民众。是以,在百姓心目中,他们还是说得起话的。况且,他们提出把急救术传开,是为了救助更多的人,也急民所急的善举……不过,鄙人也没料到,最后矛头竟会冲着榴善堂来……”

听到这里,舒眉哪儿还有不明白的?

那些民间的医馆,借着以前在百姓中的威望,先是拒绝疹治榴善堂救过来的病人,然后祸水东引,把引起混乱的矛头指向榴善堂。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冲着医术来的。

说起来,也是事出有因。在她接手榴善堂之前,主要从事的仅为诸如接生、小儿等一些妇儿方面的小病。自从邓神医来了之后,技术队伍加强,引来不少擅长其它科目的大夫。因而来求诊的患者,类别自此有了质的变化。

原本,舒眉也担心过,转而给达官贵人治病,违背了虞皇后创立榴善堂的初衷。很容易给普通百姓一种误导,以为榴善堂不再扶贫济困的地方了。长此以往,本该得到救助的穷人,因望而却步不敢进来就得不偿失了。

可是,在邓神医此等真正的世外高人眼里,只要是上门求医的,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同等对待。当然,他最终的目的,是想接触更多疑难杂症。从某些方面讲,寻遍名医还久治不愈的顽疾,有钱人身上要相对多一些。

最后,舒眉决定采取折衷方案,对于并非看不起病的患者,实施捐赠制度。如此一来,避免了改变榴善堂的性质,又能满足邓神医多接难症的需求。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不单单使医馆收入增加。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夫水平跟着见涨。按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过不了多久,她还能将这股新兴的力量,派往其它地方的榴善堂。

后来,舒眉跟太医院那些医官商议,打算等榴善堂在各地技术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给那些乐于贡献的大夫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诸如借国子监的地方,开设医疗技术方面的官学,提高他们自身技术之余,也为太医院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没想到,在医馆的发展越来越迈上正轨之际,竟然有人专门针对榴善堂,给她和朝廷出了一道难题。

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你有无跟领头的人,解释过朝廷到榴善堂开设医馆的初衷吗?”在一旁久不出声的宁国公,突然出声问道。

赵益展拱了拱手:“下官哪能不解释?可是,他们好似铁了心似的,说什么再这样下去,他们只有关门改行……”

“好个关门改行?”齐屹忍不住冷笑道,“让他们改行算了!自己学艺不精,争不过榴善堂的医馆,还来妒贤忌能,这等没出息的趁早改行!省得辱没了祖宗和师尊。”

柳院使一帮人连连点头。

此时,舒眉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桩事。

这次争端,皆由她引发的,怎样解决此等燃眉之急,才是最重要的。

总不能让那些被利用的百姓,继续被人欺瞒下去,造成京中的动荡吧?

不过短短一天的时间,就能动员起这么多人,看来,此事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若说没人在后面故意煽风点火,她是怎么也不肯相信的。

榴善堂不仅有她的付出,还有大楚开国元禧皇后的心血在,名声决不能让人玷污了。不管开设医馆,还是她的急救术,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举。岂能因几人的私心,就此半途而废?!

此念一起,舒眉对众人提醒道:“看来,除了澄清急救术之事,再无其它的办法了。不过,想要此事没别的后患,做的恐怕远远不止这些。”

听完她的话,齐屹等人满脸困惑地望向舒眉。

“之所以会出这等事,归根究底,还是百姓不清楚内幕,被人挑唆当枪使了。这事既然因我而起,还是由我来解释吧!”说完,视线从众人面上一一滑过,她从未有过如此坚定的想法。

“县君!万万不可!您乃千金贵体,哪能让那些刁民劳您的神!”蒋公公第一个出来阻止。

宁国公齐屹也摇了摇头:“若你出面,岂不是成心让吾等颜汗。”说完,他转身对蒋公公问道:“公公准备妥当没有?咱们这就出去!”

蒋公公从身后随从手上里,接过明黄色的圣旨,对齐屹行了一礼:“咱家已准备妥当,国公爷请!”

“什么圣旨?”舒眉一惊,正要询问清楚,齐屹和从宫里赶来的几位,以及赵府尹早就跨步出去了。

舒眉正犹豫要不要跟去,番莲在旁边劝道:“姑奶奶,有国公爷在,您就静候佳音吧!他们是担心您的安危才急匆匆赶来的。想来,宫里定是有妥善的办法了,您就放宽心吧!”

舒眉想了想,也就打消了抛头露面的念头。

也好!总归自己在奏章里,已经提出了几种方案。

齐屹以这种身份来镇场子,确实比起她去解释要妥当得多。万一不能平息事态,自己再出去解释也不迟。

更重要的是,她得先听听,朝廷到底会拿出什么应对之策出来。

想到这里,舒眉对跟她一起过来的端砚吩咐道:“你跟出去瞧瞧,看到底最终情况怎样了!”

端砚领命而去。

舒眉长长松了口气,打算坐回椅子上。就在她一转身的刹那,发现屋子角落,还有一人。看那人的眉眼,似乎还有几分熟稔。

还没等她认出来,那人就朝这边行了一礼:“微臣拜见永嘉县君!”

他一开口,舒眉就记了起来:“季大人,怎会是你?什么时候回京的?”

见她认出了自己,季贯良面上颇为激动,忙回道:“禀县君,前几天抵达的!微臣正想着让内人去府上拜访。可从令舅太傅大人那儿微臣又听说,最近一段时日,您在打点行装,不日就要远行。所以,微臣打算,等文大人和县君出发前,再去送送行!”

舒眉笑着接口道:“真是不凑巧!季大人刚来,咱们就要离开了。不过,也没多大关系。如今南北虽未完全统一,江南到底已经回来了,以后还有机会的……”

听到对方这话,季贯良不由一惊,脱口问道:“县君这是不打算回京了?”

意识到说漏了嘴,舒眉随即掩饰道:“季大人见笑了,哪能不回来?只是此去事多,除了祭祖,还要替先母迁坟安葬,过后还要到封地永嘉看看,是以,可能得好几年你在京里见不到我了……”

听她这样一说,季贯良不由想起自己同窗齐峻来。

母子俩都回京了,那人怎会舍得让妻儿再离开?难不成,京中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想到久未联系的好友,季贯良满腹的困惑。

他正要张口询问时,突然,出去探听消息的丫鬟回来了,他只得咽下尚未出口的询问。

“怎么样?外面呼喊声似乎平息了,陛下到底下了何种旨意,竟然如此奏效?”见到端砚气喘吁吁地进来,舒眉忙迎上去问道。

端砚毕恭毕敬地答道:“姑奶奶,国公爷带着几位大人出去,没过多久就将领头的几位,叫过来问了话。不到几个回合,他们就败下阵来,当场被国公爷问得哑口无言。接着,赵大人派人拿下了几个领头的。过后,蒋公公宣读了陛下的旨意,承诺不久之后,将由太医院组织,专门开设义学,把这急救术教给所有行医之人……”

听到这一安排,舒眉心头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还没等她歇口气,端砚又告诉了一道让她措手不及的消息。

“国公爷还把姑奶奶抬了出来,说急救术是您献出来的,破除了那些人胡乱猜测。”说到这里,端砚有些担心地望了舒眉一眼,似乎怕她恼怒似的。

果然,舒眉听到这一消息,面色有些发白,只听她追问道:“他真的这样做了?是怎么公布的?”

端砚惶然答道:“国公爷说,您为了榴善堂呕心沥血,不计个人得失,不仅临危受命让榴善堂重新开了起来。还为了造福百姓,慷慨地将秘法传授出来。之前没有公布,不过是怕耽误行程。还说,等您回乡祭祖返京后,将主持义学之事,让这门技术发扬光大,以造福更多的人。”

“啊?陛下让我主持?”舒眉意外之余,感到似乎哪里不对劲儿。

哪能不知她在想些什么,端砚轻声嘟囔道:“您还没出发,国公爷就把活都派到您回京后了,这下可怎么办?”

想明白齐屹此举的背后深意,舒眉神色变了变,脑海里随后飞速旋转起来。

好个宁国公!都这样了,还不放自己一码。临走之前,又将了她一军。

这样一来,自己在南边岂不是不能久呆了?不然的话,她岂不是要让陛下失信于民?

而且,他没有事先通知自己,就当众宣布了出去,明摆着不让她有机会推辞。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转念间,她便有了应对之法。

他说的主持义学,又没说非要回京主持。到时,她在江南举办还不是一样?!

而且,江南的百姓刚刚归附,她更有必要替天子广布恩泽。

再说了,她刚训练成了一批,京城的师资已经足够了。有这基础在,到时,自己要南北同步办学一点障碍都没有了。加之北边有邓神医和榴善堂的医女在,到时还怕镇不住场子?

到时,一南一北同时开展,效果只会更好。

不过,现在不宜说破,还是等她顺利回到江南,到时再做安排。省得他又想什么应对之法,让她脱不了身。

这人为了留住她母子俩,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还是得提防一些为好。

想通这些,舒眉面色稍缓,对端砚道:“这样也好!我原先就有这个提议。此法还是我写在奏折里呈报给陛下的……”

其实,在奏折上,她最初的提议,是让太医院柳院使出面主持的。

端砚见她没有生气,心里的石头便落了地。

没一会儿,齐屹领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舒眉收敛心神,迎了上去:“听说,国公爷把那几个领头之人抓起来了?可有此事?”

齐屹点了点头,对赵府尹道:“此等刁民,煽动民情,本就是害群之马。本公得带回去好生审问一番。”

舒眉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他们露出行迹来了?”

齐屹扭头对赵府尹道:“还是你说给永嘉县君听吧!”

得到命令,赵益展便将先前在外头对质的情形讲了出来。

“得亏国公爷英明,赶来这里之前,早就留意了他们的动向。原来,那几人是成心挑事的。据他们中间反水之人禀报,他们当初就知道,您并没打算将这法子保密。可是,他们乘着百姓不明内情,把这次发难提前了。而榴善堂的医女们,所知毕竟有限,不敢越俎代庖揽下传授之事。最后一刻,还是把您这意思传出去了。不过,由于不方便透露您的身份,她们没敢说出具体主持之人,这才让那帮刁民以为捏住了把柄,给糊弄了过去……”

原来是这样?!

明明她早已言明,此法将来要传给更多人的,怎还会引起骚乱?

这几人为了达成目的,真可谓不折手段了。

不知除了利益因素,还有没有其它图谋?

看他们两天之内,就召集了如此声势浩大的队伍,用脚指头想都能明白,平时他们的准备有多充分!

是谁出于何种目的,暗中组织这样一股力量,随时准备跟朝廷发难呢?

此次事件虽然来得突然,可也给当政者一个教训。

这京城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背地里还不知暗藏多少双眼睛,只要让他们逮到时机,像今日之事,肯定会层出不穷的。

想到这里,舒眉朝宁国公和赵府尹那头望了过去。

“赵大人,如今看来,这京城之内并不太平。今日之事,恐怕并不是偶发的……”她提醒了一句。

赵益展听后一愣,随后恭敬地朝舒眉作了一揖:“多谢县君提醒,微臣以后会更加警醒的!”

舒眉点了点头,对齐屹、柳院使和蒋公公众人道:“既然事情已经解决,本君就不耽误各位大人忙正事了,就此别过……”说着,她站起身来,朝屋内众人颔首致意。

众人见状,忙起身相送。

回到文府,舒眉亲自到父亲的书房,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文曙辉对她的判断颇为赞同。

“听你舅父提起,如今这京城之中,不仅有各方势力的内应,还有鞑靼那边的细作。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陛下听说咱们要离开,不放心咱们单独上路。是以,他才会应下葛将军所请,由他一路相护。只是没想到,南边又发生一些变故……”

听到这话,舒眉微微一凛:“南边到底发生了何事?不是说咱们可以成行了吗?”

文曙辉扫了她一眼,说道:“自然可以成行了,葛将军已经把事态控制住了。”

舒眉岂能听不出父亲语气中的失落?!

她又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怎会他一离开,金陵就生乱了呢?”

文曙辉叹了口气,解释道:“还不是薛家余党!虽然,葛将军拿下金陵之时,安排得十分周全,可还是免不了漏了几条鱼。那些人逃到山东后,将金陵城防图献给了那边。葛将军半道上得到消息,飞也似地赶了回去。等他到达时,那边已经开了战。不过,好在他离开时,还设了伏兵。在宁国公之前派去的内应的协助下,一举肃清了叛乱。”

原来是这回事?!

舒眉听得胆战心惊。

见女儿一副后怕的样子,文曙辉安慰她道:“你不必太过担心,听说林家军和唐家军随后驰援,金陵如今已经固若金汤。说起在南边的布防,没人能比这两家子弟更在行的了。当初,你林世叔和唐伯父在私底下可做了不少工作。不仅边防,就连金陵卫戍,没人比他们更清楚的。不然,葛将军也不可能把他们救出来……”

这倒是实情。

见事态并不严重,舒眉便放宽了心思。

就在文家父女准备妥当,就要动身之余。宫里突然派人过来传旨,说是请他们进宫一趟。

不知发生何事,舒眉一脸担忧地望向父亲。

文曙辉安慰她道:“应该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咱们都要离开了!”

舒眉点点头。

待他们被太监领进紫宸殿后,才发现那里已聚满了朝中重臣。

这副阵仗,不说舒眉意外,就连见惯大场面的文曙辉,面上也有讶然之色。

“永嘉县君接旨!”还没等舒眉回过神来,殿里的内侍一声高唱,她便跪下来听旨了。

等颁旨完毕,文氏父女如堕梦里。

封为护国长公主?!

文曙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虽然,他对齐家那小子彻底失望后,曾起过这种念头。可是,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的努力还未取得进展时,又发生了许多事情。

他还记得,那日自己跟着施靖,到撷趣园见到老友竹述时,对方态度十分坚决。说是他只剩外甥女一位亲人了,齐峻那小子既然业已出家,秦氏自当离开宁国府。还恳请他代为向陛下恳求……

后来,多亏大舅兄施靖帮着他说话,才好不容易劝住竹述。

没想到,他们还没离开,宁国公就亲自带了秦氏所生之子来到撷趣园,说是要给老先生侍疾的。

在这种情况下,文曙辉抓住时机,当着的宁国公的面,给竹述重申了他们父女的立场,并劝他不要过于自责。

可能就是那一次,齐大郎的态度开始动摇了!

接下来,舒儿到撷趣园后,无意间又立了奇功。

这才让原本僵持的局面,有所松动。

此次册封与其说是对舒儿的褒奖,倒不说是给她的补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几家之间的恩怨牵扯,总算是有了个结果。(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总裁大人,轻一点橙红年代绝色倾城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魔鬼的体温男主总想让我破产 快穿烈火浇愁辟寒金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
相邻阅读
红豆何处可相思天下我有生存游戏萌妻养成未来一品药医佳媳淑香门第辣手胭脂清夜谣一厢清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