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第一百二十二章 特训(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两个直角弯和发夹弯之间有一段相当长的直线距离加速,良宗介毫不手软,转眼已升至5挡6000转,车速直破200km/h大关!

直角弯道弯已至,良宗介刹车,引擎响一声,迅速五挡退四挡;继续刹车,引擎又响一声,四挡退三挡;还是刹车,引擎再响一声,三挡退二挡。短短刹车距离内引擎连响三声,良宗介连减三挡,动作美得让人惊叹。入弯,加速,出弯。程风依旧不明白。

不消片刻,折返点出现在眼前,良宗介三下五除二退至一挡,同时把车驶入路面的最右侧,右手顺势握住手刹。

程风大为不解:他想干什么?

只见车头刚过折返点,良宗介右手拇指按住手刹锁止键,神经反射一般拉起手刹,左手快速转动呔盘,右手即刻放下手刹,和左手一起控制方向,整个过程不足一秒。

程风只觉天旋地转,车尾横扫180度,刚待车身回正,良宗介已凶狠地踩下油门向前狂冲!

“劲!”良宗介自言自语道。“我彻底服了!”程风有点头晕。

飞快奔回起点,程风顺利完成计时。良宗介停稳车,迫不及待地问道:“多久?”

车内太暗,程风启动手表的照明器,一个神话般的记录呈现在两人眼前:3分52秒12!

良宗介自豪而开心地大笑了起来。程风不住摇头:“不可能!大概是计错了!这表出毛病了!”

良宗介为手表“平反”:“我这块表绝对没有问题,这个成绩是真的。”

程风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他想起了良宗介怪异的动作:“我发现你和我的动作有很大的不同。”

良宗介还在得意:“说来听听。”

“第一,入弯时减挡的时机不同。我在过弯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小心翼翼地踩着刹车,出弯之后再减挡加速;而你却在弯前制动,顺便连挡也一起减了,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你减挡之前必补一脚油,过弯时是踩着油门过弯,出弯后全力加速。”程风一边回忆着刚才的情景一边说,“第二,我入弯时都是走在自己的车道上,而你却两个车道都用,忽左忽右的。第三,折返点那里是我刹车刹到几乎停住慢慢转过去的,甚至还倒了一次车;而你却拉手刹甩过去,算你狠!第四,你昨天教我要留一半注意力看转速表,我倒是仔细地盯着转速表猛看;而你却很少看转速表,你是不是骗我?”

良宗介大笑起来:“孺子可教也!观察得很细致嘛!只可惜车内太黑,换挡时你只看清我手上的动作,却没看到我脚下的动作,所以漏掉了重点部分。”

程风立刻追问:“什么重点?”

良宗介擦了擦手上的汗,说:“先不说这个,我先解释一下你观察到的四点不同。听仔细了,这四点比较复杂,我只说一遍。”

程风点了点头,集中了精神。

良宗介正式开讲:“先说说第四点,我为什么极少看转速表却要求你看。这完全是水平差异造成的。我不看是因为我已经能做到光用耳朵听就可以知道转速多少,但你不行,你还没完全听透这副超强引擎的声线。要知道,人车沟通是很重要的,引擎的声音确实可以告诉你何时应该加、减挡。这段日子你也没烧开,完全掌握了引擎的声线,你多用点心,估计没几天就能像我一样了。”

程风不禁为良宗介叫绝。

良宗介继续给程风上课:“第三点甩尾掉头其实不难,这是地道的小伎俩,看过一遍你基本就会了。这招在生活中没什么大用,太费车。但是和别人飙车的时候遇到狭窄的折返点,这样激烈的甩尾还是必要的。记得刚才的两处发夹弯吗?如果路面再窄一点的话,四驱的Evolution,也就是陈天乐那辆车子,过那种弯时也常用到拉手刹这么极端的甩尾方法。”

良宗介又恢复了认真严肃的表情,他整理了一下思路,说:“一、二点是你提出的四点当中最有价值,也是最专业的两点。先说第二点,其实就是攻弯的路线问题。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常看F1吗?”

“按照你的要求,常看。”程风说道。

“那你有没有注意过F1赛道上哪个地方的黑色胎印最多?有没有观察过车手的过弯动作?”良宗介又提出问题。

“嗯……”程风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这个我有点印象,起点胎印多,再就是在弯的最内侧,以及出入弯角的外侧较多。至于车手的过弯动作,是我一直都觉得奇怪的地方。为什么那帮F1车手入弯前都像疯子一样去争抢跑道最外侧的一点地盘,然后又死命往弯角的内线钻?这个问题你不问我的话我都快忘了。车手过弯时为什么都故意想要去画一条弧线?”

良宗介满意地笑了,连赞程风三个“好”字:“好,好,好!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让我高兴。你刚才所说的,正是我要给你讲的。

“通常跑道都会比车体宽出不少,这就给你提供了所谓的‘线’,你可以选择走内侧,中间,或是外侧,组合起来就是攻弯路线。就像你刚才问的一样,为什么F1车手在入弯前会去争抢跑道最外侧的地盘,然后挤进弯角的最内侧,这就是线!外-内-外的过弯路线可以获得最大的转向半径,从而获得最快的转弯速度。其中的道理,就是物理学中关于向心力和半径大小的关系。”

程风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转弯时,前驱车容易出现转向不足,所以不敢尽油加速,而后驱车天生的转向过度特性却可以帮助后驱车更快地加速出弯,入弯时的指向也会更犀利,所以我们总是说后驱车有较强的弯路能力。是不是这个道理?

良宗介高兴地拍了程风肩膀一下,惊叹道:“你蛮厉害嘛!已经明白了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不过真正出弯快的车子,既不是前驱车也不是后驱车,而是Evolution这种四驱车。四驱车出弯时不必担心加油太猛驱动轮会打滑,可以充分发挥四轮的抓地力冲出弯角。并且四驱车的转向特性趋于中性,比较容易控制。”

“嗯,现在我越来越能理解你从前所说的关于‘快’的理论了,快有很多种,不同车型都有各自擅长的‘快’。这个世界,真的不止法拉利一种车子能跑得快。”程风由衷地说。

良宗介赞许地看着他笑了:“其实依靠改装和调校,现在的汽车都可以改变原本的转向特性去达到我们需要的特性。”

“这个我知道了。”程风抢过话题说,“比如说换用抓地力更好的轮胎,进行车身轻量化以及全车合理配重,还有换用支撑力更好的减震,对悬挂上各种角度进行调校等等,都可以适当地改变车辆的转向特性,提高车辆在转弯时对抗向心力的能力。”

“没错,说回攻弯路线。”良宗介谈到实际问题,“你可以把一个弯看成三个部分来理解。入弯、弯中和出弯,可以分别在这三个地方尝试外、中、内的线路,去体会攻弯路线的选择。有空的话,我建议你玩一玩索尼公司PlayStation游戏机上的GT系列赛车游戏。那个游戏里对于不同弯角的路线选择有很深入的练习指导。你现在刚开始学攻弯,别的不要多想,只需要记住‘外-内-外’的入弯、弯中、出弯路线选择以及慢入快出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了。”

“嗯好的,超级车手良哥1”程风打趣地应道。

“那么最后,就是挡位选择的问题了。”良宗介振作精神,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无论在实际驾驶还是在赛场上,挡位的正确操作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有些人认为赛车技巧太难,不适于日常驾驶。其实未必,很多赛车驾驶惯用的换挡手法如果能在生活中熟练运用,不仅能够增加许多驾驶乐趣,也能保护引擎和波箱。你知道什么是拖挡吗?”

程风不假思索地回答:“知道,比如说一、二挡的速度范围却放在五挡行驶,无谓地增加了引擎的负担,踩油加速时引擎的表现极度沉闷无力。”

“说得差不多,”良宗介补充说明这个概念,“近年来拖挡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一个挡位拖到高转也不换。不过我们现在只说你的那个‘拖挡’,你刚才过弯时就在拖挡。”

程风觉得自己冤枉:“没有呀!一出弯我不就减挡了吗?”

“那你在弯中呢?”良宗介反问。

“在弯中只有那么短的几秒,我基本上是踩着刹车过的,谈不上是拖挡嘛!”

良宗介失望地摇了摇头,说:“全错了,你的动作全错了。看来我要从头给你说一遍攻弯的机械操作了。”

“请赐教!”程风兴致勃勃。

良宗介从基本说起:“正如抓地力跑法的要求,在外线刹车,稳住油门入弯,出弯时尽油加速可以说是配合抓地力跑法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油门掌控方法。可你的动作是一塌糊涂,从入弯到出弯都死踩着刹车不放,出了弯才开始减挡加油。我直说你别不爱听,这种动作可是不符合极速理论的。”

程风撇了撇嘴,嘟囔了一句:“原来如此。”

良宗介接着说:“入弯时刹车必然会使速度下降。由于引擎与波箱相连,所以转速也会随车速下降,当引擎转速降到当前挡位的Powerband以下时,你就应该考虑减挡了。否则你拖波过了弯心再加速必然受挫!所以,在弯前刹车时,很多时候都要配合减挡,把转速保持在Powerband以内!”

良宗介接着说道“一直以来你都是用白幕男传授的脚趾动作,今天也该学会另外一个动作了----双向两脚离合!”

“这不是陈天乐的绝招么?”程风大惊道。

“没错,你两个动作都要熟练掌握,要知道,你的对手都是职业顶级车手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辟寒金总裁大人,轻一点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魔鬼的体温橙红年代修罗武神农家小福妃烈火浇愁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
相邻阅读
小娘子,不要逃蜕变安魂曲如果有一天王者归来东望超级保安情殇佣兵天下王爷,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