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雅文小说移动版

m.yawenba.net

第二十章 茉莉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会刘干娘发泄倾述了一下,终平息了一些怒气,听着子菱冒出来的话,不解其意,听得糊涂。问道:“这不是个东西是甚意思?”

在现代“东西”的解释在宋时其实就等于物事,不过若以人而论其中含有的贬义,子菱到不便解释,忙将话题转到另一边:“干爹未曾追问过那位怀孕小妾的去处吗?”边说边为干娘倒了一盏水。

刘干娘吃了一口水,道:“我这样跟他同甘共苦的妻子,他都是不放在眼中,更不要说那些卖来的卑贱妾女。不过如今我且也不会为他伤心,他要纳新妾便让他纳,我只管握着家中财权,以后但凡他就算翻上了天,也只能乖乖下地央我要钱。”

子菱道:“还是刘干娘想得开,若是我却没这般忍耐。”

刘干娘无奈一笑道:“毕竟已经是几十年的夫妻,再闹下去却是伤心又伤身。反正我不仅有儿子,还有位做贵妃的女儿,他且是再不耐见我,也不敢闹得太过。”

这会子菱叹了口气,放下手中木盒道:“盒里是半年的分利,依干娘的吩咐皆换成了银子。还有这件香荷是女儿亲手绣来送给贵妃姐姐的,实有些礼薄...”

刘干娘笑道:“有心便足够了,你看这全家上下也只有你我二人记得起今日是大姐的生日,难为你一番心思,我自会请人转交给刘贵妃。”

二人说道了一会,子菱见着天色不早,自是起身告辞。

临走前刘干娘嘱咐道:“以后你店里的分利,且不可再交给你干爹才是,若他找你要钱,你直接拒绝便是。”

子菱听着只能无奈点了点头,煞是别家夫妻吵架,却是自家遭殃。不过自家半年也不过百贯的分利,想来每月的月俸至少上百贯的节度使刘干爹却是看不上这些“小钱”的。

却不想没有几天,刘家主父吩咐下人到云想衣店索要上半年分利,吕大娘只得言明利钱已送到刘家,婉转将其打发了回去。

第二天,骆二娘一早见今日阳光明媚,道了一句:“又到一年一度的晒衣晒书的好时节。”便指挥着全家老小齐开动,将被子床单以及各类衣物通通搬了出来,晒在院落中去潮湿。

一会功夫院里鸡飞狗跳之后,琳琅满目地放了一地的物事,四香边用掸子拍打衣物灰尘,边依次摆好各类物事,避免存在未晒到的角落。

子竹也是忙着叫磨墨搬出自家的各类书卷,小心将书卷依次摆放在地上的席子,每过半刻时候,便将所有书卷依次翻过二页。子竹自是想好了,待太阳落山之际,这院子里的书自是每一页都晒过太阳。

正当子竹忙得不亦乐乎,却有同窗使来小厮传话道:“老师今日晒书,且是要一同去吗?”

子竹听了大喜忙道:“要去,一定要去。”然后喜滋滋对子菱道:“听说老师珍藏着龙眠居士(宋人李公麟)临摹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以及一副《明皇醉归图》,且是从不轻易示人,只在一年一次晒书日才有可能取出来晾晒,我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见着哥哥眼神亮晶晶地望着自家,子菱自是心知肚明,笑道:“哥哥你且去吧,家中有我帮你晒书就是了。”

子竹大喜忙谢过之后,急赶着出门。

待到了太阳下山之际,子菱闻着散发阳光味道的厚衣冬被,自是心情愉悦了许多。

六月是水果出产种类最多丰富的一月,不过三五天的时候,京中便多有贩买荔枝、李、杨梅,椒核、枇杷、木瓜、水荔枝等新鲜水果。不知是谁兴起了带茉莉花的时尚,淡雅芬芳的七朵茉莉花被巧手的小娘子用线串了起来,或挂在钗上,或插在鬓中,茉莉的花香味让整个夏日少了些炎热,多了些清爽。

只是这茉莉花价格昂贵,虽只七朵花却也要数十文钱,让有些囊中羞涩的小娘子虽渴望佩戴,却只能望而却步,暗中下决心这月多织些布、多绣些物事拿出去贩卖,以便能赚得更多钱两,自家也好买回七朵清香的茉莉花带在头上,平添美丽。

子菱是不会追这样戴花的流行风潮,但也用自家的私房钱买了几十朵茉莉花分给家中的四香,还专门亲手用红丝线串了一串茉莉花手链,戴到骆二娘的手中。

骆二娘先是摸了摸头上戴的茉莉花串,又摸着手上的花链,表情极愉悦地望着子菱,笑道:“有你这样贴心的女儿,且是我的福气。”

子菱撒娇地将头靠在娘亲肩上,“我有你这样的娘亲,也是我的福气。”

子竹一大早来向娘亲请安,见着母女俩这般情深,自是有些吃醋,道:“你们都是有福之人,怎就忘记了我。”

子菱见着哥哥站在屋门口,像个受气包般干巴巴地望着屋里,不免眉开眼笑道:“人人都说家有女儿是福气,家有儿子是运气。想来我家自是福气有了,运气也有了,这日子才过得火火红红。”

子竹被妹妹的话逗笑了,却见骆二娘的头上已带着茉莉花,不免有些遗憾道:“看来我买回的茉莉花且是派不上用处了。”

“对于女子来说,花是永远不嫌多的。”子菱接过哥哥手中的茉莉花,发现花朵上带着些露水,想是哥哥一大早才买下的,笑道:“娘亲的茉莉花自是由妹妹孝敬了,哥哥的花就送给妹妹好了,正好我将这茉莉花晒干了,做香袋时用上。”

子竹笑道:“你的茉莉花已交给了秋香,妹妹帮我晒书,我自应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儿女的相亲相爱让骆二娘自是心满意足,见到子竹去学堂上学之时,便细嘱咐着儿子好生读书,亲自送他出了门。

待回了屋,骆二娘这会突然想起昨日有人告诉她的这件事,“听说陶二娘子又有身子了。”

子菱惊喜道:“小幺姐怀孕,这且是一件好事才是。”

骆二娘却摇头,不赞同道:“对于其他人也许是件喜事,但对于他家的陶小牛这件事且不知是祸是福。”

“关小牛甚事?”子菱为娘亲沏了杯水,不解问道。

骆二娘接过水杯,叹道:“若这一胎生的是女儿倒也罢了,但如果生的是儿子,她家的小牛却是处境堪忧。早些日子小幺就曾说过,她婆婆陶大娘十分不喜小牛不说话,说他是个不全之人。所以若小幺添了子,难保小牛不被送给别人家去或是干脆丢了。”

子菱听了,自是脱口而出,“他家虽不富,却也非贫穷得养不起一口人。”

骆二娘无奈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才是,有些人家望眼欲穿想要孩子,有些家却千方百计丢掉孩子。”

子菱沉默不言,细一想倒有几分明白。古时父母在,不可言分家的传统,陶家十口人皆住在一处,虽陶二有份不错的活做,家境自是比原来卖货时好了许多,但因家中哥哥不过是名供水人,只能勉强挣些钱,所以陶二所挣钱财皆要贴补家用,与陶二一同赡养老人,养活家中三个孩子,其中二位是陶大家的儿子,另一位便是陶小牛,自是私下没攒下甚钱来。

而如今陶家最大的问题便在于陶大和陶二的妹妹陶家大姐,已快二十三四岁,且是还未许配人家,一是她的长相不佳,二却是为人有些懒惰,再加上女红笨拙,自是无人愿娶了回去,更重要的是陶家置办不起她的嫁妆,前几年嫁人少些二三十贯就勉强可以,而如今却是五六十贯都不够置办宴席以及嫁妆。

所以随着日渐增涨的嫁妆要求,陶家大姐也就越来越嫁不出去了,愁得她家二老白了无数头发。如今且是想再省些钱来为女儿置办少许嫁妆,将其早些打发嫁人。有了这般想法,自然希望家中花费越少才好,所以因陶小牛的病如今已是找了许多大夫花费药钱却不见好,惹得陶大妈嫌弃这败家的孙子来。

子菱想通这些,只能长叹一声,做人难。

这会时候,吕大娘抱着账簿前来,子菱自是不便打搅娘亲与吕大娘的正事,就悄悄离开。要知子菱对于古代流水账式的账薄,因看着就感觉头痛又麻烦,自是不耐细看账,倒让骆二娘对着女儿偶尔懒惰的行为,且是无奈。

而子菱本想教着吕大娘与骆二娘学更先进一点的收付式记账法,只是二人皆是旧规难改,新法难学,全不了了之。让子菱不得不承认要想打破陈规、建立新规是一个循序渐进、非一朝一夕就能习惯并适应的过程。

子菱这会才终于明白在小说中所见到的那些穿越人到了古代一旦说出借贷或收付实现制的会计记账方法,便让一直使用着延续几百年旧式流水账的古人大为动心,呼天喊地赶着改变记账方式的情节,不过是种美妙又浮燥的想象罢了,要知由流水账改成收付账,并非只是简单地改变一下记账方式,从深层次来说,更是一种思维与思考方式的改变。

如用一句比喻说明选择改变记账方式的实质,便是这并非平日里人们走路改变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之类的简单选择,而是选择走原来熟悉的大道,还是划船通过一条陌生的河流到达目的的。

由陆地改变为河流而行,已是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与远见。

至少现在骆二娘和吕大娘并不具有这些。(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总裁大人,轻一点烈火浇愁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橙红年代修罗武神辟寒金男主总想让我破产 快穿这个恶毒女配我当定了[快穿]绝色倾城魔鬼的体温
相邻阅读
轻笑忘夏洛旺夫传家乱炖江湖俏冤家诱狐墨妖胡笳异世之魔兽庄园